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中

西南交通大学2020 -2021 学年第(1)学期半期试卷

课程名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分数:10分
特别说明:
本次半期考试目标既是为了复习巩固前半期课本要求掌握的基本知识,同时也为了有针对性地服务于本期期末考试。所以题量比较大,远超出一般考试规定答题所需的时间,请大家在上课当天抽时间写出答案并上交到教务处电子邮箱,文件名请务必写清楚这几项:周几、姓名、学号。例如周一上午上课的班级文件名为:周一上姓名学号。
答题要求:
1、 正确的做法是一定在做题时手头有一本教科书,一边做题一边在课本上把回答问题涉及到的知识点用笔勾画出来。这个工作大家一定要做。
2、 期末考试是闭卷考试,题型也是固定的:选择题(包括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和问答题。半期考试我们是开卷考试,不要造成错觉,以为期末也是开卷。

一、单项选择题

1.认为原子是构成物质世界一切事物的最小单位,是堆砌宇宙大厦的“宇宙之砖”。这是一种(D)
A.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B.庸俗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C.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2.从本质上说,意识是(C)
A.绝对精神的表现B.人脑的主观创造C.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D.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
3.在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中,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C)
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C.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 D.事物发展的顺序和形式
4.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B)
A.歌手演唱歌曲B.农民收割水稻C.球员参加比赛 D.法官审理案件
5、“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表明(D)
A.实践是沟通主客体的桥梁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C.实践为认识提供物质手段 D.实践的需要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6我国古代有人提出“白马非马”、“杀盗非杀人”,这些说法的错误在于割裂了(B)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联系 B.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联系
C.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联系 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联系
7.“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这表明 (A)
A. 人的认识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
B. 人的感觉能力决定认识的产生和发展
C. 人的认识能力是因人的生理结构决定的
D. 事物因人的感觉而存在
8.温家宝总理在给一位国务院参事的回信中,引用了两句诗:“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这一古训蕴含的哲理是 (D)
A. 人的经验是判断是非得失的根本尺度
B. 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
C. 感性认识高于理性认识
D. 人民群众的直接经验即实践是认识的重要基础
9.在真理观上坚持辩证法,就必须承认(A)
A.真理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 B.真理既是正确的,又包含错误因素
C.真理既有统一性,又有多样性 D.真理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10、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C)。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B.反映论和先验论的标准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
1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
A.客观实在性 B.实物性 C.结构性 D.可分性
12人们先设计图纸,然后根据图纸施工建成大楼,这说明(C)。
A意识决定物质 B.意识创造物质 C.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D.意识依赖于物质
13、2006年12月,科学家通过比较火星探测飞船在过去7年中对火星表面相同地点拍摄的照片,提出一个大胆的推断——火星上现在就可能存在生命所必需的液态水。这一科学探索活动表明(A)。
A.人类能够在实践中认识自然\
B.自然界的变化不可能受人类的影响
C.人类能够在实践中改造自然\
D.自然界随人类意识变化而变化
14、“人生譬如滑雪,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加快速度。”这句格言说明事物是(C)。
A.相互依存 B.相互转化 C.相反相成 D.相互渗透
15、当前,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着不顾当地的人文、自然景观,一味仿古的倾向,导致“千城”一面。这种做法有违于唯物辩证法的(B)。
A规律客观性原理 B.矛盾特殊性原理 C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D.联系普遍性原理
16、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发生了汶川大地震,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此回答:人们现在还不能精确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强度,这说明:(D)。
A.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预测地震的发生\
B.有些自然规律是无法掌握的
C.如果掌握了地震的规律,就可以防止地震的发生\
D.科学的预见离不开对客观规律的掌握
17、毛泽东说:“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这说明(A)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18、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 (C)。
A.真理具有客观性 B.真理具有绝对性 C.真理具有相对性 D.真理具有全面性
19.哲学的基本问题是(B)\
A.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 B.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C.精神与意识的关系问题 D.抽象与具体的关系问题
20.一切唯物主义都坚持(C)
A.意识决定物质,意识具有能动性 B.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相对的
C.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社会存在第一性.社会意识第二性
21.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从(A)中必然得出的结论。
A.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B.世界的精神统一性原理
C.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原理 D.世界是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统一体原理
22.在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人们深切体会到:到富口袋,先富脑袋。这一说法在哲学上的含义是(B)
A.精神是第一性的 B.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
C.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 D.先有精神,后有物质
23、多国科学家组成的团体利用一台粒子加速器,让两束原子在一个圆环轨道上做高速运动,发现这些原子自身的时间确实比外界时间慢了。这项实验进一步证明了作为物质运动存在形式的时间具有(C)
A.客观性 B.有限性 C.相对性 D.一维性
24、习近平指出,要学习掌握事物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不断强化问题意识,积极面对和化解前进中遇到的矛盾。在工作中,我们既要注重总体谋划,又要注重牵住“牛鼻子”。从哲学上讲,“既要注重总体谋划,又要注重牵住“牛鼻子”,这句话体现的是(D)
A.要坚持矛盾斗争性和同一性的统一 B.要坚持量变质变的辨证关系
C.要正确把握整体和部分的不同功能 D.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25、在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鲜明特征中,哪一个是最本质的(C)
A.科学性 B.革命性 C.实践性 D.人民性 E.发展性

二、多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特征,这些鲜明特征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使命,也展现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象。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有(ABCDE)
A.科学性 B.革命性 C.实践性 D.人民性 E.发展性
2.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组成部分有(ABD)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空想社会主义 D.科学社会主义
3.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世界不但没有过时,反而日益焕发出旺盛生命力,其当代价值有(ABC)
A.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 B.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
C.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 D.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具体方案
4.下列选项中同时体现了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有(BD)
A.唇亡齿寒 B.吐故纳新 C.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D.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5.都江堰建于公元前256年,是现存历史最悠久的水利工程之一,集疏导与排灌功能于一体,以无坝引水为特征,至今还在为四川的经济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都江堰的成功于古人对治水规律的正确把握是分不开的。下述说法正确的有(ACD)
A.遵循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B.有些规律是可知的,有些不可知
C.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D只有正确认识世界才能有效改造世界

三、简答题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阶级根源、思想根源以及自然科学前提是什么?
马克思一生最重要的两大发现是什么?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有社会根源、阶级根源和思想根源。简而言之,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所导致的社会危机和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工人运动有直接关系。从思想根源看,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几大思潮都有关系。当然,19世纪的三大科学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也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自然科学前提。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
马克思主义当代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哲学基本问题包括哪两个方面?哪一个方面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
第一方面是存在和思维,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这一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第二方面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世界?这是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3.历史上唯物主义包含哪几个发展阶段?唯心主义又可分为哪两种形态?
唯物主义有三个历史阶段: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从具体的物质形态出发说明世界,把物质等同于物质的具体形态)、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等同于科学发现的物质结构层次-原子,不理解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概念之间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辩证唯物主义(科学唯物主义)
4.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包含哪些方面?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5.请简述物质、运动、时空这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与此同时运动又有某种相对独立性。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也就是说物质运动必须在时间空间内进行,所以时间空间是必要条件。
6.唯物辨证法的总观点是什么?唯物辨证法的基本规律包括哪些?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区别表现在哪些方面?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辩证法的核心就是对立面的统一。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包括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用联系、发展和矛盾观点来看问题。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内容与形式、本质和现象、原因和结果、必然和偶然、现实和可能。
7.什么是两点论?什么又是重点论?请举例说明如何做到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两点论亦称“两分法”,客观依据是一切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都包含有相互矛盾着的两个侧面,都有自己的两点;正是矛盾的两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发展。重点论是矛盾发展不平衡理论的通俗说法,事物矛盾两个方面的地位、作用不是均衡、相等的,而有主次之分;矛盾两个方面的关系,在发展过程中也有平和与激化的区别。疫情防控上诸多方面都体现出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观点。
8.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分别是什么?请分别举例说明。
量变和质变,从量变到质变规律的例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9.请举例说明什么是辨证否定。
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即批判又继承,即克服又保留。例子:服装品牌,需要继承与创新!创新服装品牌,必须继承民族精神和文化,承载现代气息和流行元素,凸显以人为本心理需要,适应中国乃至世界的服装文化欣赏需求,这就需要不折不挠的追求、探索和创新。
10.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了几种重要的思维能力,它们分别是历史思维能力、战略思维能力、辨证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底线思维能力。请问,这几种思维能力的哲学根据分别是什么?
辩证思维能力是唯物辩证法在思维上的运。历史思维能力是辩证思维与历史眼光的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具体表现和实践应用。战略思维能力强调思维的整体性、全局性、长期性。底线思维能力是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根据我们的需要和客观的条件,划清并坚守底线,尽力化解风险,避免最坏结果,同时争取实现最大期望的一种积极思维。创新思维能力是对常规思维的突破,就是破除迷信,超越过时的陈规,善于因时制宜、知难而进、开拓创新的能力。
11.什么是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一和基本的观点?实践包括哪几种基本形式?其中哪种实践形式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在当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条件下,新出现的实践形式又是什么?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第一和基本的观点。实践的三种基本类型: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其中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在当代人类实践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当代社会开始产生一种新的实践形式,即虚拟实践。
12.认识运动过程包括了哪两次飞跃?请简述这两次飞跃的意义。
从实践到认识的飞跃和从认识到实践的飞跃。一从实际出发,坚持具体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理论.二,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一定的中间环节.三,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群众所掌握.人民群众是实践的载体,理论只有为群众所掌握才能转化为改造世界,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四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
13.什么是实践的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请分别举例加以说明。
实践的真理尺度是指在实践中人们必须遵循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真理;实践的价值尺度是指在实践中人们都是按照自己的尺度和需要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4.何谓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何谓真理问题上的辨证法?
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指的真理是客观的,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否认了真理的唯一性。
15.哲学上讲的价值是什么?价值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价值是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是客体对个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生活和活动所具有的积极意义。如政权是否得到支持、艺术作品是否带给人美的享受都是价值关系的具体表现。价值具有主体性、客观性、多维性、社会历史性。
16.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体现在哪些方面?
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三、材料题

材料一:伴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人工智能”正逐步变成现实。从智慧新零售到智慧教育,从智能控制到智能生活,从区块链应用到AI创意产业,当今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正朝专业化细分化的领域不断发展。一个崭新的AI时代正向我们大步走来
材料二:日前,浙江金华某小学采用一种脑机接口头环,通过监测脑电波看学生上课时是否“走神”,并未学生的注意力打分排名。此事引起人们对“人工智能和教育”的热议。针对给学生戴头环现象,华东政法大学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指数研究院院长高奇琦教授认为:要考虑在使用中对学生的成长是否有利,如果学生戴了头环有“被监控”的心理压力,长期可能导致心理不健康。而这个是最根本的,如果心理都不健康,那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根据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运用马克思主义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分析“人工智能”和“人脑”的根本区别是什么?你认为人工智能最终会威胁或者取代人类吗?简要说明为什么。
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先有物质后有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意识是人脑的机能。电脑即人工智能,在本质上是对人的思维功能部分的近似的模拟。正因为电脑与人的思维具有相似性,所以电脑可以部分取代和提升人的思维的某些功能。但电脑不是人脑思维本身,更不会超过人脑甚至反过来支配和统治人类。电脑与人脑思维有着本质区别。电脑是人工制造的机械物理电子装置,它没有自己的思维,只是对人脑功能部分的近似的模拟;它是由人事先设计制造的,没有创造性;它只是执行指令,是一种信息处理过程,撇开了意识的社会性。
(2)从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上看,如何确保“人工智能”为人类造福?
1发展人工智能教育。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各行各业深度融合,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社会的通用技术。信息技术教育已经如语文、数学一样成为通识教育。普及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成为消除贫苦,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重要方面。
2引导正确的舆论方向。近年来,公众对人工智能的关注随着各种媒体的大量报道一步步发酵升级。人机对弈、深度学习、人形机器人、无人驾驶、同声传译…其中充斥的言过其实的夸大宣传造成舆论误导,不利于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
3注重核心技术研发。人工智能的发展仍然受制于理论和技术的进展。基础理论、算法、编程框架、神经网络芯片等核心关键技术的突破是促进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
4加强人工智能时代的道德伦理、法制建设。研究人工智能带来的道德伦理、法律问题,加强人文关怀,针对可能的风险问题,制定以人为本的应对预防措施。
5坚持合作开放和独立自主相结合。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更不能靠给予。作为未来的国家核心竞争力,发展中国家的人工智能产业既要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也要发展自主产业链,避免受制于人。

四、问答题

1.为什么说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把握这一观点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有什么重要意义?
(1)真理是绝对的,是针对它的客观性而言.真理有客观的特性,它的追求完全符合事实,这就是真理绝对的一面。
(2)人的认识是有限的,难以确保自己的认识完全符合客观事实,由此会产生真理的相对性。
(3)对有限数量的人在有限的时空里,认识的真理是有一定相对性的,但是放到无限的时空有无限智慧的凝结,又可以使人类不断接近绝对的真理。
(4)认识到真理有绝对性,是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因为我们需要真理,正是源自它的客观性造成的绝对性.认识到真理的相对性,说明我们还必须发展马克思主义,因为我们的认识具有局限性,马克思主义也只是相对真理,需要不断补充新的认识来加强它,更重要的是要符合新时代的呼唤。
2.在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党中央始终坚持全国一盘棋,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合力齐心抗疫。请运用唯物辨证法的相关原理说明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意识有能动作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对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有客观性和普遍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要求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必然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条件,要求我们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要求实践第一的观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发展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联系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文章作者: FcAYH
文章链接: http://www.fcayh.cn/2020/11/17/makesi/
版权声明: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来自 Forever丶CIL